![]()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可復制的領導力》有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6 ![]() |
|||||
讀《可復制的領導力》有感1000字: 反饋分為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做對了給予正面反饋,做錯了,給予批評和指正,這是負面反饋。 反饋的三個級別:零級反饋、一級反饋和二級反饋。 零級反饋是沒有能夠及時反饋,給出的反饋為零。老公回家拖了地,刷了碗,做了飯,老婆回家看到沒有任何表示,心里也許想著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但是沒有表達出來,這就是零級反饋,這樣往往會打擊對方的積極性。 一級反饋比零級反饋略好,給出了反饋。同樣是上面的例子,老婆回家看到老公的表現,給出評價,如“老公,辛苦了!”“親愛的,今天挺勤快啊”,但是一級反饋還是不夠的。 家長真正需要掌握的是二級反饋。二級反饋是在一級反饋的基礎上再進一步,不光要有評價,而且要給出具體的理由。如“老公,你工作了一天,回家還把地擦得這么干凈,碗洗的這么亮晶晶,做了這么美味可口的飯菜,真的是模范老公,你太能干了!” 這樣對方做的每一件事都被看見了,而且做的好在哪里也被指出了,下一次才會更有動力,也更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做這些的意義。 無論對于孩子還是另一半,負面反饋不是不可以有,但要注意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的比例,正向鼓勵的二級反饋和批評指正的負面反饋的比例為:4:1. 負面反饋既然是不可避免的,怎么說是有技巧的。這里面有一個工具叫BIC。在做負面反饋時,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對事不對人”,但是這很難真正做到。因此,掌握工具很重要。BIC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工具。B代表Behavior(行為),I代表Impact(影響),C代表Consequence(后果)。 B:談及對方行為的時候,說事實而不是說觀點。避免評價。如“我看到你的動作有點慢哦,這樣可能會趕不上吃早飯”而不是“別磨磨蹭蹭的了,再不快點就遲到了,怎么總是這么磨嘰呢” I:這部分需要談及影響,這些影響是短期的,局部的,比如孩子沒有按時出門,導致沒有趕上班車,家長不得不開車送他上學,家長上班也遲到了,不僅要被罰款,還讓一個部門的人都在等他開會。談到這些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一個失誤有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人。 C:后果指的是長期后果,比第二部分的影響更為深遠。在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談對父母或家庭的深遠影響,而要盡量和孩子本身的長期發展掛鉤,比如自己早上遲到會讓老師和同學認為自己是不守時的人,會在眾目睽睽之下進入教室,會影響老師的教學和同學的聽課,讓其他人失去對他的信任,還會導致自己聽不到老師講課的重要內容等等。讓孩子清楚這些失誤會關系到他自身的核心利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引起孩子的重視。 愛因斯坦說:什么是荒謬?持續不斷地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獲得不同的結果,這就是荒謬。 拒絕荒謬,真正進步,就要求我們家長從現在開始改變。無論是學習領導力的方法,還是學習其他書中的方法,最最關鍵的還是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檢驗我們是否真知,知行合一,知與行,缺一不可,互為印證,互為因果。 愿每一個家長都能成為懂孩子的專家!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