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閱讀《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6 ![]() |
|||||
閱讀《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500字: 我是一名“新”班主任,同時也是一個“新”媽媽,新是因為每一天都是新的,學生較與昨天是有變化的,孩子較與昨日也是不同的。我需要“崗前培訓”,需要“持證上崗”。我知道教育不能重來,不能錯過,所以我看了很多育兒以及班主任隨筆的書籍。可是書上的種種成功案例,都無法預定一個大人眼中“合心意”的孩子。生不易育更難,我在譴責不負責的家長的同時,發現了更多負責家長的慘烈與傷心,我在規避自己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關注自己班級的38個孩子,以前總是在看以教育家的角度來寫的指導書,感覺自己力量滿滿,可是工作中卻受到無數的阻力。 這本《親愛的安德烈》,是我偶然間伴隨著《孩子你慢慢來》那本書同時買進的,給了我好多意外的收獲,更多的從孩子的角度,更準確的說是從這個16歲的人的角度來了解我的學生。《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著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于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伙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墻,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刻,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舍”,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這正是我需要的書,正是我需要知道的學生需要的“媽媽、老師”的樣子。 之前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們班有一個女生,平時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很優異,是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我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活潑又開朗,但是,家長的反饋卻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天回到家就埋頭玩手機,讀后感把自己悶在房間里,不喜愛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愛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同學在一齊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狀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我很好奇我和家長有這樣完全不一致的認識,我們那是都不知道問題之所在,更不知道是好是壞,我們無能為力,有些孩子,喜愛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就應與每個人分享,因此,很喜愛和爸爸媽媽聊天,父母知道了孩子的狀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自己,她們在傾聽自己的話,而不是指責和過度保護,而xx不喜愛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 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匯比較熟悉,對網絡的詞匯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愛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看到兩個作者從不同的兩個世界開始出發,以彼此為終點的每一次書信,一個小事情的溝通,都深深的感動我,我好像學到了最棒的方法,找到了對我、對我孩子、對我學生最棒的鑰匙,就是及時的溝通和博大的包容,還有尊重,來化解這時空和世界的不同。作者:王巖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4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000字讀書心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400字精選 平凡但不平庸——《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心得體會2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00字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500字 瀏覽更多關于親愛的安德烈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