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大敗局》有感3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6 ![]() |
|||||
讀《大敗局》有感3000字: 多年來,讀書的一直太偏心理學和歷史這兩個方向。對于經濟類的書涉獵太少,以至于我對經管領域很多認識就等同于白癡吧。為了彌補這一失誤,最近也把經管類的書當作閱讀首選。 吳曉波先生的《大敗局I》和《大敗局II》已經是多年前的老書了,以這本書的知名度,這么多年后才捧起來讀,號稱喜歡讀書的我,實在有點慚愧。我在一個蟲聲輕唱的夜晚,于失眠之時滿懷著煩躁不安的情緒捧起來開始讀,在一個喧鬧的家庭聚餐后讀完,此時內心清澈見底,見慣了別人慘痛的血案,仿佛剛剛經歷了N個人生的洗禮。這書,讓我在感悟良多,讓我激動不已。 在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記憶里,我們童年時期總是有一些如日中天、如雷貫耳的企業。他們的產品是我們童年的溫暖回憶,或者我們總是會在廣告里感受到他們的強大。可是不知不覺間,我們長大成人,這些當年強大得嚇死人的企業,不知道何時悄悄從我們的視線里消失了,再也沒有人提起。比如,健力寶,愛多VCD,三株口服液、巨人集團等等。 簡單講,《大敗局》就是講這些企業。講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大名鼎鼎的企業是怎么死掉的。我最開始想讀這本書,也是因為我很好奇他們到底為啥死掉了。 我原本以一種獵奇的心態開始讀這本書。可是閱讀過程中,對一些企業的感情(畢竟是兒時的最愛),和對一些企業家跌宕起伏命運的共鳴,以及對社會大潮下命運悲歡離合的無力感,把我帶入一種情緒化的狀態。時而為他們的銳意進取擊節贊嘆,時而為他們的愚蠢幼稚扼腕嘆息;時而對他們的春風得意欣慰萬分,時而對他們的不公遭遇傷心不已。整套書讀下來,心里遭遇了各種摧殘,仿佛過了好幾個人生。就這樣,一本在別人眼里枯燥無味的經濟管理書,被我讀得差點抹眼淚。 我很佩服吳曉波,一個財經類作家,卻擁有文學作家的文筆。把經濟管理故事寫得如此有文采。同時又保持著經濟學家的深刻洞察力。 作者把這些企業的失敗總結了兩大類原因。一是經營性失敗;二是政商博弈失敗。以我的理解,總結起來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類經營性失敗主要有兩類: 1.違背了商業的基本邏輯。商業的基本邏輯有N條,我見過他們違反最多的一條就是盲目擴張。忽視管理的基本原則,瘋狂舉債,不聚焦行業,忽視現金流,一旦宏觀面出現風吹草動,企業大廈立刻瞬間崩塌。整個中國的企業發展,何嘗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一個機會太多的時代,讀后感沒有幾個人能忍得住誘惑,遏制住擴張的腳步。在巨大社會變革的初創時期,也沒有哪家企業能自信自己走的是一條現代企業的科學發展之路,因為成功都是后來人的評說。 2.企業家內心欲望的膨脹。他們分不清“夢想”和“欲望”的區別,為了實現個人私欲。毫不猶豫地把商業道德放在一邊,踐踏小股東利益。把經營變成豪賭,把幸苦積累的企業價值當作自我表演的舞臺,盡情透支未來。在刀尖上跳舞,把企業置于懸崖邊,還洋洋自得以為自己是一個拯救萬民于水火的英雄人物。這方面典型案例如“德隆系”,“拓普案”等 第二類主要原因是政商博弈失敗的企業,分三種情況: 1.政府在改革開放初期比較幼稚,處理不好產權歸屬,發起一系列很傻逼的操作,結果“很成功地”把本來非常優秀的企業搞垮。典型例子就是健力寶和科龍空調。 2.民營企業是后媽生的孩子,在宏觀調控中,不調控國企,民企總是被調控。他們眼巴巴看國企肆意擴張,自己卻要戴著“行業發展過熱,泡沫過大”高帽子被打壓,非死即傷。最典型的代表例子莫過于鐵本案。 3.地方政府把當地企業當作自己的利稅和政績錢袋子,不準企業離開。把企業離開本地到外地設廠視為不可原諒的“背叛”行為。動用權力打擊、折騰,企業卒。典型案例是華晨汽車的案子。 我很贊同作者的看法,他們都是有尊嚴的失敗者,因為要努力沖破舊世界的牢籠。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探索。他們可能旦夕成功,也可能瞬間失敗。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們是偉大的試驗者和開創者。他們的失敗價值無窮,記錄了一個偉大時代的所有光榮、夢想和悲哀,也給后來者無窮的精神養料。 我相信,他們的失敗是一種必然。在那樣一個改天換地的時代,每個人都在經濟大潮中被裹挾。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在大霧中摸索著前進,各種制度和規則都不健全。我覺得在商業文明上,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一種普適的價值觀。正如作者感嘆的那樣:我們至今缺少對一種簡單而普適的商業邏輯的尊重,缺少對公平透明的游戲規則的遵守,缺少對符合人性的商業道德的敬畏。所有這一切都使得中國企業的神話或悲劇難以避免地蒙上了一層莫名的灰色。 這讓我想起中國的改革開放。表面上看,是從上而下的。可是微觀地看,又是從下而上的。改革總是從基層違法開始的。比如,在義烏,沒有基層干部冒生命危險,去縱容義烏當地村民“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路線”,就不可能有義烏甚至浙江今日的繁榮;沒有小崗村村民冒死搞聯產承包,就不會有農村經濟的逆天變革。然而,自下而上變革所承受的陣痛,往往需要最弱小的下層小人物承受。放之于《大敗局》中那些企業家,他們的失敗,不過是承受了這個時代變革的陣痛。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黑暗的時代! 企業家是個奇怪的職業。他不像詩人,作家,演員那樣,只要有一部大家記得的作品,哪怕后面再失敗再潦倒,都可以青史留名。但是企業家再輝煌再成功,只要企業沒有得到善終,都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企業家,是個成功者才能留名的職業。 整套《大敗局》,讓我最惋惜的是兩個企業,一是健力寶,二是愛多VCD。他們在倒掉的時候,仍然是很優秀的企業。尤其是健力寶,我對它的惋惜已經可以用傷心來形容了。這是一個基本上是被當地政府以傻逼荒唐的方式搞死的企業,而且無論是管理,還是業績和競爭力都是一流的企業。我常常在想,今天華為走向世界,是中國的一張名片。如果當年健力寶不被折騰死,也許它和華為一樣,正在為中國人滿世界開疆拓土,成為大家眼中的驕傲吧。 書中的企業家,有兩個我很是敬佩。第一個是史玉柱,他居然能在慘敗中重整旗鼓,憑借商業才華東山再起,不僅還完了以前慘敗時欠下的債,還成為目前商業圈中很成功的商人。第二個人是段永平。當年他一手打造出了小霸王。在小霸王里被不公正對待后,一怒離開,辦起了成功的步步高,沒有了他的小霸王卻死掉了。后面段永平又成功搞起來Vivo和Oppo,成為目前手機界的大佬。不光搞實業,此人在投資界是個股神,光在網易上都投資收益100倍以上。唉,此等神人,我這樣的人,只能懷著欽佩的心情仰望之。 我個人覺得《大敗局》這套書是很值得一讀的。它記錄了我們身邊鮮活的歷史,回味起我們在這個激蕩的時代的有這樣一群生死喋血的企業環繞著我們,那種波瀾壯闊之感很讓人對未來躊躇滿志的。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