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有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6 ![]() |
|||||
堅持就有希望——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有感2000字: 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對于這句話,我在讀《跟蘇霍姆林斯基讀班主任》這本書時,有更深的體會。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只要你用真心、愛心待孩子,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班主任這么多年,遇到過很多讓我高興、讓我傷心、讓我驚訝、讓我苦惱、讓我難過的事……可謂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記得2015年9月我被調入文景小學工作,開學第一天滿懷熱情的我被學校指定擔任一年級六班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當時的我是躊躇滿志,一心想把這個班集帶好,于是開學前一天就開始張羅著給本班家長打電話通知開學前準備工作事宜。這不9月1號一大早就來到了我的“地盤”-----一六班,等侍我的兵。快瞧,小家伙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走進教室了,從孩子們臉上洋溢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他們激動、興奮、緊張的心情。突然門外傳來了號啕大哭的聲音,讓安靜的教室頓時變的“熱鬧”起來,小家伙兒們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原來這撕聲裂肺大哭的小女孩竟是我們班的,它的名子叫甜甜(小名)。 甜甜是一個戀母情節非常嚴重的女孩。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我能感覺到甜甜媽媽對女兒的期望,這讓我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怎樣才能讓孩子不哭并且能安安靜靜走進教室這一問題就這樣纏繞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退去。這樣的場景就慢慢拉開了序幕…… 每天早上總會接到甜甜媽媽打來的電話,孩子在學校門口哭鬧不肯進教室,陳老師你快來幫幫我吧!萬分焦急的我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校門口,看到孩子滿臉委屈的淚水、母親期盼的眼神,那一剎那我告訴自己這件事情真的不容忽視。勸告、講道理、哄騙、威脅所有的辦法用盡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我與孩子母親商量后只能決定采取強制手段硬是把孩子抱進教室,但就是這一舉動卻適得其反,甜甜越發反抗的厲害那撕聲裂肺的吼聲一次比一次嚴重。你拉我推算是把孩子弄進教室但媽媽剛走這孩子就跟出教室任誰勸告也無濟于事有時整整能在外面跟你耗一天時間,就在校門口等媽媽來接她,從甜甜的臉上我看到的是祈盼、哀求的眼神……她希望媽媽來接她! 那天早上那一幕又拉開了序幕,我走上前去問甜甜:“想不想媽媽來接你?”孩子默默點頭。我告訴孩子只要你不哭老師就允許你中午可以給媽媽打電話跟媽媽說話,沒想到這話剛一出這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那小臉立馬從陰天轉入晴天。此時的我心里還真有些小得瑟:沒想到這一招還真是好使呀!到了中午我立刻對現了自己的承諾,當聽見甜甜與媽媽的交談中我發現這孩子其實是很懂事的,她問媽媽,你的病好了沒?藥吃了沒?身體舒服不?要多喝水呀!……這一句句關心、體貼的話語那一刻震撼了我。其實她很懂事的只是對媽媽眷戀太深了。 可是好景不長孩子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整整兩個月幾乎天天都如此,當時的我真得感覺自己好失敗、好無助。記得那天早上陳校長看到那一幕后她對甜甜細心的呵護與關心讓這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害怕,與陳校長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這樣聊開了,站在一旁的我對陳校長的寬容、大度、細心、耐心折服了。 我慢慢開始琢磨、分析這個孩子的性格。早熟這個詞一下子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家長平日說話、行為的不注意讓這個年齡不大但心智成熟的孩子變得不想與同齡孩子溝通、交流,她的內心覺得班里孩子什么都不懂跟她就不是一個層次的,跟她們玩沒意思這些想法一下子在我腦海中烙下。讀后感對,從家長入手必須讓家長配合起來,否則孩子怎么辦?這個班怎么辦?在與甜甜媽媽深談之后她開始慢慢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沒過多久孩子真的改變了,這讓我與甜甜媽媽都興奮不已。兩個月后甜甜終于開始愿意與班里同齡孩子玩耍、嬉戲。 那一幕至今令我難忘,甜甜一次又一次的哭聲,讓我對自己的教育管理產生了許多的感想,那表面的淚水卻讓我的心靈長時間震撼,也讓我對班級管理,有一個深刻的思考和理解。我不敢說我今后就很能做到我所思考的這些,但起碼從現在開始,我已經在理性的思考我的教學、我以后的班級管理。我又一次堅定一個信念:只要肯堅持就會有希望。 又過了兩個月后,甜甜終于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不但學習成績優異并且在三跳比賽中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讓孩子對母愛的眷戀也慢慢淡化了,她慢慢地融入這個集體變得開朗、活潑、自信…… 轉眼這群小兵與我已相處三年了,在這期間甜甜的轉變最為之大,學習、紀律、個人能力、才藝、口才……可味說樣樣都在班里領先,甚至可以說遠遠超越了班里的同齡孩子,但凡給我們班帶課的老師估計沒有不認識她的,這個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樣樣優秀她在班里可謂是我們班的主心骨,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幾天的結業典禮上,當劉老師一宣讀完“童眼看校園”作文大賽一等獎名單時,陳校長眼睛一直看著此時走上臺去的甜甜(此刻我在想:她應該在想這不就是二年多前那個天天在校門口哭鬧不已的孩子嗎? 想到這里我感慨萬千,回顧以往的工作,很多時候是對學生跌跌不休的灌輸,苦口婆心的勸導,在與學生的談話中,或耳提面命,或疾言厲色,以為這樣才盡到了教育之責,結果成效卻微乎其微。今天讀過《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之后,我才恍然大悟,獨立意識與自尊心日益增強的學生,是不喜歡這種赤裸裸的教育行為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青少年“按其本性來說,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作為“園丁”固然要“栽花”,但是如果僅有在“栽花”的美意,而不知“花”的特性與喜好,終難育出滿園鮮花。蘇霍姆林斯基因為愛孩子、愛教師這個職業,才會十年如一日地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留下大量優秀的著作;我們也唯有心中充滿愛,在孩子面前灑下更多的愛,來展現教書育人的風采。作者:陳艷妮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