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小號的天鵝》讀后感800字:
一本書的受眾或許被人為定義為孩童還是大人,文字被解構,我們讀到的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個個字的含義,而童話類作品可以貫通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個人成長是從兒童到大人,我們人類的發展亦是從原始到現代,所以童話里涵蓋的是我們人類共性,不同民族,不同時代,都可以一起去讀去獲得感動。
年齡心境不同,讀一本書的感覺也會如聽雨般各異,距上次讀《吹小號的天鵝》已經四年,初讀的感動依舊在,當時的個人化私人閱讀如今變成了在課堂上和孩子一起讀,并且要用引導孩子去讀好經典,這個閱讀身份的轉變讓我有幾點思考:
一、作者和譯者:懷特是一個優質偶像,是一個有愛風趣幽默的人,是出色的講故事者,《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吹小號的天鵝》已經是世界經典,這三部作品都被改編成電影,展現在大屏幕上,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他筆下的那些擁有高貴靈魂的人物,他們具有美好的人性閃光點,孩子仿佛能看到一個農場里,每天接觸這些小動物的日常,就是那些老朋友教會我們愛這個世界。譯者任溶溶爺爺的偉大是把這樣的經典傳播到中國孩子們的世界,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字,有著相同的人格魅力。我們愛的也是文字背后作者和翻譯者的靈魂。孩子接觸到兩位大家很多的作品,會感受到這其中的精神。
二、故事:《吹小號的天鵝》是關于成長的寓言,故事模式是失去然后努力得到,作者特意給這只天鵝取名路易斯,因為“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早年以演奏小號成名,這是一個別有用心的細節安排。
路易斯是一只吹號天鵝卻永遠失去了自己的歌聲,這是一個致命的生理缺陷,他去學習寫字,練習吹小號,為了更好地演奏還會忍痛割裂自己的腳掌,最重要的是他正直誠實善良,勇敢去救別人努力賺錢還爸爸偷小號欠下的費用。路易斯脖子上掛著小石板、石筆、小號、救生獎章、錢袋,這些東西代他不斷改變成長的過程,負擔很多,成長也很快,這一路的成長有親情,友情,愛情的陪伴,小男孩薩姆就是作者的影子,一直幫助路易斯,卻保守這個秘密,每一次日記都閃出思考的火花,幫助路易斯的過程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所在。作者:丁相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