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目送有感600字這本書是在18年的10月份買的,同時買的還有《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買回來的一個月之內就已經讀完了,這本書一直拖到19年才開始看,讀完大概用了兩周的時間。至于當時擱置的原因,可能當時對小說更感興趣,可能當時不喜歡這種里面帶有插圖的書,也可能當時《追風箏的人》看完之后太令人難受......總之就是一直拖到了19年4月份才開始,至于開始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身邊朋友的影響吧。
可能跟讀書時的環境以及自己的讀書時的狀態有關,有些地方可能就是走馬觀花的過了,年紀大了,讀完記住的東西很少,今天決定寫讀后感,發現竟然沒有太多能寫出來的內容,只能挑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了。
整本書是由一篇一篇的故事構成的,這一點我很喜歡,讀起來不會覺得太累,很快就結束一個故事,當然這也可能是我什么都沒有記住的原因。作者在書中寫到了父親逝世,母親老去,兒子成長,兄弟重逢和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寫的大多是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也正是這些小事讓人感動。從作者目送兒子上學寫到目送兒子長到十七歲,開始嫌自己的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小孩,也從父親目送自己上學寫到自己目送父親永遠的離開。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滿山遍野茶樹開花,這一部分主要寫作者關于自己父親逝世和母親年老的一些感受,感覺這一部分是全書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也是目送的最后“一程”了吧,每一小節都是以電話通話的方式開頭的,從作者與父親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于父親離去的不舍和傷痛。作者:笛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