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讀《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5 ![]() |
|||||
讀《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000字: 春節期間閱畢《萬歷十五年》,心有戚戚焉,為那一群光鮮亮麗皮囊下的孤獨靈魂。 黃仁宇先生寫史手法特別,《萬歷十五年》截取了歷史的一個剖面,讓時間停留在1587年即萬歷十五年,以該年前后的史事為中心,從描寫一個皇帝和五位官員入手,即萬歷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模范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自相矛盾的哲學家李贄,抽絲剝繭,梳理了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史為鑒,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在此,我只想談談讓我感觸較多的兩位人物,萬歷皇帝和戚繼光。 萬歷皇帝朱翊鈞。聰明敏感,早熟,初欲勵精圖治,后日形消極。1572年9歲登基,1620年御宇48年后離開人間。 萬歷即位的前十年,在首輔張居正的輔佐下,明朝百事轉蘇、欣欣向榮,承平日久,府庫隨之日見充實,實現回光返照式的“萬歷中興”。1582年7月,張居正病逝,萬歷18歲,他決心破除對外的柔弱印象,勵精圖治,但恰在此時,他觀看了宮廷內戲班演出的《華岳賜環記》,戲里的國君慨嘆地唱著“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時,聰明敏感的他似乎意識到即位十年,自己只是首輔張居正的傀儡,而并非大權獨攬的君主,于是從否定張居正提倡的全國耕地丈量開始,揭開反張運動序幕。經張居正事件后,萬歷對一切都持懷疑的態度。 倒張之后,萬歷發現自己的自主之權仍然受到種種約束,自己貴為天子,只不過是一種制度所需要的產物。身為皇帝,萬歷的權力大多帶有被動性,他可以把不喜歡的官員革職查辦,但是很難升遷拔擢他所喜歡的官員,以致沒有一個人足以成為他的心腹。萬歷以自己的聰明,意識到自己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受制于廷臣,文官集團才是這一大帝國的實際主人,在另一種意義上講,他不過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在即位的日子,不斷的應付許多重復事件和不變的禮儀。 在與文官集團抗衡的過程中,萬歷是孤立無援的,幸而在感情生活中有心心相印的鄭氏陪伴,但因文官們不容許他廢長立幼,以皇三子常洵代替皇長子常洛為太子,遂使他心愛的女人鄭貴妃悒郁寡歡,出于一種報復的意念,萬歷竟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長期的消極怠工,且長達三十年之久。他再也不愿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不再出席法定禮儀;不派人遞補出缺的高級職位;派遣和升遷中下級文官,用抽簽的方法決定,一個官員出任什么官職,竟出于與事實無關的一根竹簽。 萬歷,這個孤獨的君主,在認清現實后,無意于做積極有為的君主,又不甘心充當臣僚的工具,他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性格,以老子所謂的“無為”消極抵抗。 ——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將領,卻生逢重文輕武的朝代,在不能改變環境的情況下適應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一酬壯志,在清算張居正運動中作為前首輔黨羽被參劾,在生命中的最后幾年墜入寂寞和凄涼,后在貧病交迫中死去。 明朝歷史上除洪武永樂兩朝外,文官凌駕于武官之上,已成為絕對趨勢,將領們即使出生入死,屢建奇功,其社會影響,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塊文章。在這種制度和風氣影響下,“軍戶”征兵、軍事補給制度嚴重落后,兵源不足、補給不足、裝備落后,“野戰軍的戰斗力幾乎與農村的民兵相去無幾”;對于將領的選拔,則認為應該具備的素質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頭腦清晰,后雖有武試,但又重在刀槍弓馬是否嫻熟,筆試只求粗通文字而從未涉及軍事科學,武備繼續廢馳,軍事組織不斷衰退。直至16世紀中葉,倭寇以戰術的優勢和武器的精良屢次入侵且長驅直入,文官集團才驚覺這低能的軍事制度將要危及整個帝國以及他們個人的安全,但思變的結果仍只在于選擇戰略上深謀遠慮而又精通各種戰術的高級將領,而非改革落后的軍事制度。 在種種落后的情況下,戚繼光著手組織他的新軍,世人稱為“戚家軍”;確立了鐵一般的軍法,即集體負責的“連坐法”;戰術上注重協同配合,研習“鴛鴦陣”。終其一生,戚繼光以鴛鴦陣法作為主要戰術,這并非由于他因循守舊,而是他深知以一己之力難以觸動整個國家體制。讀后感戚繼光的朋友,另一位名將俞大猷,曾經提出讓戰術全面現代化的建議,但這些有益的建議因涉及軍事制度改革而及于政治未被采納,因而壯志未酬,赍恨以歿。戚繼光選擇腳踏實地,做他職責范圍內力所能及的事,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從未在戰斗中被倭寇擊潰。戚繼光的軍事天才囿于現實并未得到完全發揮,但他接受現實,在組織制度上沒有辦法,就在私人關系上尋找出路,一切只為使軍事科學和軍事技術在現實生活里發揮作用保家衛國。“在抗倭戰爭中功績最為卓著的戚繼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將領,而是最能適應環境以發揮他的天才的將領。他所以獲得成功的要點,在于他清醒的現實感。” 人的一生,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理想的實現,除個人的努力外,還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外因,就算貴為帝王將相,胸中宏愿也有得不到現實回應的時候。在無力改變現實的情況下,退一步不失為一種良策,與其抱怨,不如盡其所能做到最好,不斷向自己的目標靠近。 不是所有的出行都是行裝齊備,不是所有的堅持都值得稱頌,有的妥協同樣值得敬仰,當然這得看動機和目的,譬如萬歷皇帝的妥協,可悲可嘆!戚繼光的妥協,可敬可佩!作者:昕吟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400字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000字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000字精選 讀《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00字 讀《萬歷十五年》有感2000字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00字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800字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600字 瀏覽更多關于萬歷十五年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