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白夜行》讀后感12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8 ![]() |
|||||
《白夜行》讀后感1200字: 同事的案頭放了一本《白夜行》,我曾在五堰新華書店看到好幾個學生模樣的人在那讀這本書,出于好奇,我在工作間隙開始閱讀這本書。 作者的手法很奇特,每一章都從不同的人物視角來推動整個故事的發展,不同章節之間只用幾根絲線相連,彼此保持獨立,中間大面積的留白和鋪墊,最后僅以一名警察的推測歸結匯總為一個歷時19年,并與諸多謀殺案彼此相連的龐大故事結構。更為奇葩的是,全書男女主角沒有一句對話,只在全書的最后,男女主角才第一次共同出現在作者設置的場景中,而這也是男女主角生死離別之際。全篇沒有一句評論,也沒有一句關于男女主角的心理描寫。只有女主角這句隱喻頗深的話:“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做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這也是女主角唯一一次勉強算對別人袒露心跡的描寫。 我只用大約10個小時讀完了這本36萬字的著作,說實話,讀完之后有點后悔,因為這本書太黑暗、太絕望,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大悲劇。初讀時,感覺好人是好人、壞人是壞人;讀到一半,發現好人是壞人,壞人是無辜的人;讀到一大半,發現所有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讀到末尾,才發現,即使是壞人,也是可憐的人。壞人不是一開始就是壞人,每一個剛出生的小孩都是父母手里的寶。壞人之所以變壞,父母、社會、國家都有責任。用上帝視角來觀察,我們蕓蕓眾生,每個人都是一個可憐的人。 讀完之后,五味雜陳,心情沉重。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犯罪推理小說,其中夾雜著對人性的拷問、社會的拷問、文明的拷問。這里我簡單寫幾條對今后對教育、生活、家庭倫理方面的啟發: 1、對孩子的教育,父母遠比學校老師的角色重要。我們現在的學校,基本上是只教書不育人。知識是中性的,可以用來做好事、也可以用來做壞事,父母如果忽視孩子的德育,后果不堪設想。一個掌握了豐富知識的壞人比一個沒有知識的壞人要可怕的多。 2、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己做一個積極的人、負責的人,樂觀頑強的人。不管你身處何種階層,都要以積極、頑強的心態面對生活,孩子才能有樣學樣,即使在艱難困苦中也不會迷失自己。 3、法律雖然是對公民權利的一種救濟,但是它具有滯后性,局限性。尤其對刑事犯罪而言,給當事人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是不可能完全修復的。讀后感所以,對我們普通公民而言,提高安全意識,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遠比指望法律事后的懲罰重要的多。有時候,一次不經意的失誤就會讓整個人生、整個家庭陷入無盡痛苦的深淵。我國的法律尚存在諸多缺陷,更需要我們自己謹言慎行,遠離危險源,遠離不安全源。有些地方、有些人,平時發現是個雷區、雷人,就趁早遠離他,別自己給自己埋雷挖坑。 4、樸素、低調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本質,高、大、上后面是虛幻、虛妄,隱藏著巨大的風險,人只有踏踏實實的生活,才能有真正的安全感。我們最大的追求,不是錦衣玉食,而是幸福安康。電視劇中的皇帝整天錦衣玉食,中國古代的皇帝平均壽命才41歲,非正常死亡率44%。很多皇帝整天生活在恐懼、疑懼之中,實在不是一個好差事。同樣,媒體中那些高、大、上的人,背后的委屈和痛苦也非常人所能承受的。作者:三水禾木 相關:《白夜行》讀后感1000字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