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讀后感500字:
便是第一次讀美國作家詹姆斯·沃勒的小說《廊橋遺夢》,我的淚水也情不自禁的輕輕滑過。它講述了一段只有四天時間的中年人婚外戀情,但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也表達了一種人生觀念與意義。
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對兄妹整理母親遺物時翻檢出一段塵封往事。中年女性佛朗希斯卡遇見了《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兩人相遇,相識和項鏈。但面對愛情與責任,佛朗希斯卡選擇了后者,而羅伯特也選擇成全。僅僅四天的戀情卻換來了二十余年的懷戀。
在讀完本書之后,我驚嘆了,一直不理解佛朗希斯卡的舉動,經過了漫長的思考,我找到了這部小說的可貴之處。佛朗希斯卡雖然已婚,但她并不愛自己的丈夫。她也可以與羅伯特一起離開。讀后感·但她為了不讓自己的兩個孩子失去母親,不讓丈夫遭人唾棄,而選擇了留下。寧愿放棄自己的幸福也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我一直思考書名《廊橋遺夢》中遺夢兩字的含義。
我覺得它所表達的應該從多層次來理解。首先書中說佛朗希斯卡做過許多幻想未來生活的美夢,但都沒有實現。其次在兩人分開之后,他們都做著能在一起的夢,可直到死亡也沒能實現。
在這部小說中,遺憾或許是最好的結局,而我也認為這小說同樣告訴我們,離婚對于子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傷痕,即使兩人的內心已有新的歸屬,也不能忘卻自己對孩子的責任。作者:劉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