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中國股票收藏史線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5/26 ![]() |
|||||
當前位置:故事大全首頁/讀后感大全/ 《中國股票收藏史線字 《中國股票收藏史線人瀏覽 《中國股票收藏史線字: 也許是因為我的孤陋寡聞,所以由李毅民和王安林老師合著的這本《中國股票收藏史話》對于我而言,幾乎是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說是如饑似渴絕對不是夸張,整整5天時間,我幾乎是廢寢忘食,一口氣讀完了這本370頁18萬字,配圖360余幅的收藏文化專著。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徹底地為《中國股票收藏史話》一書所具有的知識性、文化性及藝術性所折服。所以,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感謝李毅民和王安林老師,感謝他們為我們所貢獻的這本結構體系明晰、圖文并茂,文辭優美,知識完備,閱讀性強的收藏文化巨著。 這本書所具有的三個特點。一是對中國股票發展史追根溯源,不僅僅是寫股票的發行史或者收藏史,而是結合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進行分析,把股票的發行、收藏放在一個廣闊的社會環境中去認識,使得人們能夠更加清晰準確地認識這一經濟現象。比如說,在中國早期的很多股票上都印有“此股單照定章不得轉售或抵押與非中國人,如不遵章此單即作廢紙”(或含義用語接近)這充分體現了廣大民眾的愛國之心。 一是供銷社社員股金證分紅。大概是在1985年前后,村子里的劉三伯,在十婆門口分發一些洗衣粉、肥皂之類的東西,但是必須有一個小本本,據說是供銷社所發的。村里很多人都拿來自家的本本換了一定的物品,我趕緊跑回家讓爺爺奶奶把我家的本本找出來,我好去領東西。結果他們告訴我,家里沒有這個本本(不知道是沒有辦還是丟了),這讓我很失望?戳诉@本書以后,我才知道那個本本應該是供銷社社員股金證。 同時,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下,建國初期發行供銷社社員股金證的相關資料。持有股權的社員不但每年能夠分到不同股息的紅利,而且享有便宜購買供銷社商品的優惠,是極具實用價值的優惠憑證。七八十年代,供銷社體系開始健全相關政策,逐步對原有可分紅的社員證進行作價回收。2000年以后,未上繳的社員證仍可連本帶息辦退,但這里的“息”已不是股權分紅,而是按銀行當年的1年期儲蓄利率辦理。 二是上世紀90年代末期咸陽股票交易所的記憶。那時,我剛從乾縣師范學校畢業,因為有一件小事需要去咸陽市找一位親戚(一位遠房姑媽家的兒子)。當我找到這位表哥的時候,他讓我先陪他去一趟位于咸陽市電影院十字東南角的咸陽百貨大樓,去了以后我才發現百貨公司的二樓是股票交易所。讀后感看到大屏幕上不斷變化的數字,我就立即想起來中國著名文學家矛盾先生的小說《子夜》中吳蓀甫的故事。吳蓀甫在股票交易中失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我一直排斥股票證券的一個主要原因。后來了解到咸陽百貨大樓是咸陽地區最早的股票交易所。 三是2007年前后的全民炒股。那時,我們單位稍有一些閑錢的人都在炒股,他們幾乎每天都在向人們炫耀自己的收入,今天凈賺多少,這一個月來凈賺多少等等,甚至會告訴別人他們今天吃的羊肉買的襯衫都是別人送的。有幾個關系好的同事都極力的想把我也拉入到這一行列,希望我也能夠通過購買股票改變自己困窘的生活。因為上文所說的原因,我一直沒有加入到他們的行列。后來,中國股市“過山車”的事實證明“股市有風險,入市請謹慎”這句話絕對是我們這些“只能賺得起賠不起”的窮苦勞眾最真誠的廣告。作者:乾州蕞娃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